欢迎来到118186
谢经荣强调,新时代、新征程对民盟社会服务工作提出了新任务、新要求,我们要应时而动、守正创新,坚持以智力参与为底色,着力提升工作实效,打造一批新的社会服务工作品牌。要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号召,全盟参与,持续深入做好在河北广宗、贵州毕节的定点帮扶工作;要不断开拓进取,推动“农村教育烛光行动”、“黄丝带”帮教行动等传统社会服务品牌创优推新;要充分利用民盟文化界别优势,打造“乡愁工程”社会服务新品牌,记录当下乡村风貌;要加强组织动员,成立民盟中央企业家联谊会,引领企业家听党话、跟党走,同时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互通。
司法改革有什么规律可循,又要达到什么目标?景汉朝指出,从改革内容看,我国的司法改革经历了“由小到大”“由简单到复杂”的历程,从计划经济时代交易少、纠纷少、案件少,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纠纷案件不断增多,司法体制改革也呈现出“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——庭审方式改革——审判方式改革——诉讼制度改革——司法体制改革——政治体制改革”的发展脉络,这一轨迹与逻辑,是对司法改革规律性认识的生动阐释,完全体现了问题导向,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。司法改革要实现的目标,就是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。必须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对立统一关系,提高司法公信力,树立司法权威,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司法的风气。
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,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、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。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,提出“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”,明确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”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。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新征程,中国将始终把自身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,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、促进全球发展繁荣,维护国际公平正义、促进世界和平稳定,推动文明交流互鉴、促进人类文明进步,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,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,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。高举和平、发展、合作、共赢旗帜,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,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,始终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、全球发展的贡献者、国际秩序的维护者,这是中国的庄严承诺,更是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。
二十八、国务院各部门起草法律草案、行政法规草案、部门规章、规范性文件,以及提请国务院研究决定重大事项的公文,必须遵守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程序,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进行合法性、必要性、科学性、可行性和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论证;涉及地方或部门的,应当事先征求意见;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众权益、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,要采取多种形式听取各方面意见,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。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草案,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,要公开征求意见,对争议较大的重要事项,应充分评估、慎重决策。